晴山藝術中心 Imavision Gallery

    走走停停的風景 邱奕寧 水墨個展

  • 展期

    日期:2024-11-04 ~ 2024-12-30

  • 地點

    靜宜大學藝文中心 ( 任垣樓 )

走走停停的風景  ---  邱奕寧 水墨個展
Scenery While Wandering Around
Solo Exhibition of Ink Painting By Yi Ning CHIU
展期:2024.11.4-12.30 (週六/日 公休)
平日開放時間09:00-18:00​​​​​​
開幕:2024.11.7  (週四 14:00 藝術家親臨展場 )
展場:靜宜大學藝文中心 ( 任垣樓 )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7段200號
電話:04-26328001 ext 11696
--------------------------------
大隱隱於市,孤身桃花源
— 邱奕寧水墨的避世逸趣
            文|李思賢(藝評人、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系所主任)
楔子
  藝術有品第之分,藝術也有相應的時代品味和世代語言。當閱讀作品時,除了單刀直入、逕取要點,記敘作者創作理路之外,藝術家所採用的藝術形式與媒材,同樣需要有所關照,特別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水墨書畫。這是我們看待現代水墨繪畫作品一個重要的評述基調,也是構成水墨創作與其他藝術類科的最大美學異趣之處。
  臺灣年輕世代水墨創作中,繪畫形式的轉向、藝術語言的開拓和美學主體的翻動,都已然構成藝術閱讀的跳躍,以及作品內容的新世代興味。這是現今水墨畫創作大環境的基本樣態,循此途徑進行臺灣青年水墨畫家邱奕寧(1996-)的作品解讀,或能解析出不少值得探求的當代繪畫性格、美學文本與藝術脈絡的要點。
桃源意境綴點景
  從臺灣近十餘年來的新水墨發展狀態來看,邱奕寧的作品風格是一種絕對的典型。在整體作品結構上,可以看得出她的藝術養成兼容中西,作品或以滿盈全局來構成、或有虛實相生的交替,蘊含了水墨繪畫佈局的特色;雖是透過生活上極其普遍的城市景觀重新予以組合描繪,然在整體視覺上,仍具備了山水畫所擁有的基本樣貌。
  邱奕寧的水墨畫以滿雜的現代城市、磚砌牆面為基調,建構了一個既「圍」且「藏」個人天地。在她的畫裡,盡是生活上各種轉角能遇見、俯拾皆可得的場景;滿盈的畫面中,在不期然的細節之處,處處有驚奇,猶如城市迷宮般,過關尋寶,引人入勝。這種藏匿於大景的趣味,是五代至北宋以來北派山水畫傳承的痕跡,作者將自身對天地人文的想像,塞在恢弘且巨大的視覺格局與架構中,顯示了天地之大和人的渺小。邱奕寧隨順了用人跡點景、以物件寫情的手法,打造了屬於她心目中的桃花源。
  在畫面空間中、不經意的角落裡,邱奕寧點綴了許許多多細小的鋪排;牆腳的紙箱、位置奇特的澡缸、烤爐、壁鐘、圓板凳,郊野的站牌、路邊的警告標誌、屋頂的電視天線和小耳朵、牆面上的小氣窗、石棉瓦頂棚、屋簷下懸吊著的曬物吊籃、冷氣室外機、小百葉折窗,和那屋頂上別有風味、匠心獨具的優閒座椅,以及精心布置的假山水似的造景,還有那逸出畫面房屋規制之外的「吉」字小春聯…,琳瑯滿目,趣味十足。這些隱藏於巷弄之間多不勝數的點景小物,透露了細膩的心思和微型情趣,像極了年輕小姑娘梳妝台上珍寶收藏的精緻耳環、晶透墜飾,讓人在悠遊、把玩間,魂牽夢縈、愛不釋手。
  此等美妙又美滿的天地,毋寧是邱奕寧的城市桃花源。她在既有的類山水格局中,或以石板與石群、或以草地和江海,又或者以牆面開窗遠眺,依此圈出了領地、劃清了界域,在壘疊的滿盈空間中,沒有留出任何一條馬路,沒有打算邀人入訪,與世隔絕般地蜷縮在自我的小天地中。即便是雨遮上的一叢叢亂草、石牆縫間蔓生且四處攀爬、垂掛的藤蔓和薜荔,都是一種不經意的荒蕪與情調,自然而慵懶,無可無不可。
筆耕墨耘展性情
  傳統山水畫基本樣貌的存在性基因是無比強大的,從許多從事新水墨創作的畫家身上都能看到這點,邱奕寧也一樣;他們逃不開卻似乎也從沒有想要逃離如此既成事實的視覺構成,而將山水畫形式沿用、轉化和變形成為了一路現今水墨創作的重要途徑。在邱奕寧畫中,她忠誠秉持了傳統國畫裡應有的媒材倫理,將寫意和工筆甚而是宮廷的界畫全部融為一爐,山水皴擦、白描勾勒、平行引線,各取我需、為我所用。
  無論是「新界畫」也好或「新山水」也罷,邱奕寧結合了筆線與墨染、扁平加卡漫,雖是細碎耕耘的細密勾勒,卻也能在工細和寫意間交融出一種平衡。換言之,邱奕寧能將濃淡乾濕與皴擦點染的筆墨運作邏輯交互搭配,讓工筆的屋宇聚落裡穿插自由筆法的樹叢或墨染,在亂草叢生的原野中射入一道硬邊的馬路,讓工筆和寫意交輝、有機與無機共榮,加上她那半凌空的平行透視所引發的人文感,兼具古典與現代,召喚出一種現今水墨具未來性的發展路徑,甚值深究。
  舉例來說,2019年春夏之際所創作的〈飛機底下的椅子〉一作,邱奕寧以濕中濕的手法細膩點染,她將水墨暈染的媒材特徵,藉由宣紙的毛細現象作了完美表現,搭配石塊大小錯落虛實相映的安排,呈現出她整體創作中極具特色且與眾不同的作品。而在〈路過你的路過〉(2022)這件畫作中,一面堵在畫面正中央諾大的牆上挖了個長型窗,牆上和窗外各有不同的海景,看似穿透式地以前觀後,但時空交疊錯亂,平面和背景空間衝突,這種超現實的場景構成,與台灣水墨名家鄧卜君(1957-)的風格頗有異曲同工之趣。
  古畫論有云「以形寫神」(東晉‧顧愷之),邱奕寧寫形如此,那寫神又如何?此般疏離感十足,自我抽離寄居的「新山水畫」,是年輕世代的幽默?抑或是情緒的轉化?可以從邱奕寧2017年起的《寂寞城市》系列一探究竟,而事實上在這個階段的創作中,她便早已預設也暗示了「寂寞」這個主題,猶如寄寓山水,提供我等從符號的運用和轉換中,閱讀她所賦予的寓意、心靈之所托和心思的表達。
百無聊賴慰心靈
  安謐但疏離、獨立卻寂寞,這是邱奕寧畫作予人的最直接感受;她用我們都熟悉的城市景觀建構了一個她個人專屬的桃花源,但裡頭始終都空無一人,無比孤單,且有沉重的無力感。儘管運用了水墨傳統中包羅天地的大景構圖,也在畫面的許多角落中安置了令人莞爾的尋常生活小物,甚至畫風也帶有千禧青年世代所特有的可愛風,但邱奕寧的畫作卻一點也不輕盈,無法飛揚,甚至有些沉重。何以故?只因她在創作中,置放了青年人在此承平時期的百無聊賴心情,以及對現世關懷的無力。
  從〈藍色小貨車〉(2018)、2021年的〈公路站牌〉和〈在路邊看月亮〉這類以較大場景構成全圖的作品來說,畫面中幾乎看不見的小貨車、隱身草叢裡的站牌、藏在對角線位置的月亮和腳踏車,其大小與整個畫幅不成比例的安排,足見邱奕寧細微的用心,但卻也隱隱能感覺到她的「社恐」,似乎巴不得整個人最好隱沒在這個世界上。而她自身的存在,似乎也只是希望能在社會的某個角落裡安靜地待著、看著。
  這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心理狀況,實際在她的所有作品裡比比皆是;就如創作於2023年,同為自成一格的小天地的〈大理石公園VII〉,在被各種花紋大理石板所圍繞,獨自擁有、絕無共享的舒爽獨棟透天別墅,有著日式枯山水庭院和水池,遠方兩棵樹間懸掛著的吊床,一派輕鬆閑適,令人神往。2021年的〈戶外實驗室〉也一樣,在諾大草坪的正中間,用巨石圍出一個宛如結界的半圓空間,中間一張擺有四種接收器(天線)的長桌,在桌的左右遠處各放置一張小椅,近似對稱的構圖,儀式感十足。而其他畫著公寓的作品,看似是愜意的心中園林,然而實際上從圍牆、包圍、框架等線索來看,邱奕寧的房屋就像一個又一個的盒子,是一個又一個的結界和牢籠,非被關押,而是自我隱蔽,無疑是一種避世思想的當代體現。
隱匿避世不躺平(代結語)
  避世思想在中國古代便有過兩回,第一次是在魏晉南北朝,紛亂的世局讓文人隱居山林不問世事,所以放浪形骸、飲酒嘯歌,就如竹林七賢,每天聊著老莊玄學(清談)、過著荒誕不羈的生活,屬社會性避世;第二次是發生在元代,因外族入主中原,漢人士子紛紛避走山林,不願入朝為官,是為政治性避世。而如今看似天下太平,實則長期以來藍綠惡鬥、統獨爭議,國家地位飄搖,讓許多年輕人覺得人微言輕,不如獨善其身,維持最低生存標準便可,因此「佛系生活」便成了他們的生存哲學,有些類似中國大陸年輕世代近年的「躺平主義」。
順此脈絡看來,邱奕寧的大量作品也反映了避世思想的事實。就從她2023的畫作〈途中II〉來看,畫面裡有兩個甚為弔詭之處:其一,是作者置換了原先的白底以黑色來取代,而在黑色面上的房舍,因某些水漾波紋而暗示出似乎是坐落在水上;其二是藏匿在大面積的孤山裡的屋舍有如隱居一般,兀自獨立,與附近聚落鄰居的距離看似不遠,但卻毫無雞犬相聞之態,既背離、又孤僻。前者暗示了海平面上升而產生的對城市所形成的災難,後者成為有能力的人逃脫現實社會的應對方法,有趣的是,前者是身為一個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後者卻是典型的社會性避世,邱奕寧顯然也因這社會性的矛盾而欲拒還迎,有所糾結。
  避世的個人解放雖然可以讓自己活得像自己,但社會責任卻又是與之拉鋸的另一個嚴肅課題,年輕人往往就在這二者之間交互擺蕩糾纏。邱奕寧另件畫作〈等待流星的夜晚 II〉(2023)就直接進行了溫和、安靜但卻嚴肅的控訴:畫中兩管毫不起眼的煙囪,排放了一矗直衝上天的廢氣,畫家喻示了空氣污染的危害,是一種無語問天的指責,在一派優雅的視覺構成中,做環境關懷和批判,體現了邱奕寧拒絕「躺平」、漠視現實的態度。這是邱奕寧近期畫作的轉變,同樣的一牆之隔、不變的宏觀大景,但她已經不再是冷眼旁觀,而開始對「彼處」提出看法,盡到一位知識份子所應有的責任。
  總的來說,邱奕寧以自身的藝術堅持,忠實反映了心裡的想法,也在近期開始展現了她身為現代青年藝術家所應有的態度。她在個人所建構的天地裡,寄託了心靈的冀求與撫慰,同時也為現代青年水墨畫創作起到了一種絕佳的示範;她的「寧式幽默」所暗藏的社會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也足以成為這個時代的美學表徵。今日,邱奕寧未屆而立之年,自踏出學院以來才短短五年便已屢獲大獎,如此成績,確實令人激賞;相信這是她藝術生涯的嚆矢,期盼她在未來能有更深刻、更優質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