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藝術中心 Imavision Gallery

最新消息 | 2014-10-15

山水再造--典麗博大見新境

撰文者:姜義才

山水再造--典麗博大見新境



記彭偉新膠彩畫展



山水畫與風景畫,在中西方繪畫中,雖然都是對自然的取材與表現,但就空間而言,山水畫的遠近與空間感多是心理的遊換造境抒懷,風景則是多以客觀的透視觀念來表現縱深。古代畫家表現山水,以現有名作來看,都鮮少有確定地點或對景寫生的作品。就連以講究格物寫生的宋代山水畫,都可以感受畫家在觀察自然中,體悟自然之常理而融入自身性情與感受,對景求趣造意,默與神會,不取繁飾,寫真山骨而情景合一,如范寬<谿山行旅圖>,氣格雄闊壯美深厚俊拔,大氣磅礡沉雄高古。郭熙<早春圖>,岩岫巉絕幽奇靈秀,虛實之間雲煙變滅。李唐<萬壑松風圖>,峻壑聳翠沉鬱凝重,石如積鐵用筆老辣故中西方繪畫所謂的「寫生」定義,其實大異其趣,如 宗炳<畫山水序>中題到,山水畫家"身所盤桓,目所綢繆",就是在親歷山水間,反覆觀察感受以蒐集形象素材,加入個人感受與人格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畫種。





彭偉新此次展覽山水作,主要以留學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__研究宋代 李唐<萬壑松風圖>的復原模寫的相關基礎來延伸,企圖呈現唐宋青綠設色的山水名作的某些特徵因為鑽研修復而產生對材料學的敏感度,讓彭偉新重新深入對宋代及其以前山水畫的藝術精神表現深度有了新的體會。除了山水畫小中現大咫尺千里的視覺空間感之外,強化時間感更可以從與古代大師的經典中的可居、可游、可讀中,找到新對話的可能性。同時在汲古探索的創作中,有著計畫性並以極為嚴謹理性的態度來面對,同時進行同尺寸或大尺幅連作的創作,以不同色系、意境、趣味、構圖,來表現同樣是宋人丘壑境界中,如何在畫境加入現代感的氛圍,如月色、秋意、盛夏,讓繼承傳統下,在新的色彩詮釋中,營造動人的新觀感。





當代藝術盛行之下,中國古典繪畫精神的繼承與開創一路,就變的極少人作研究,這主要有些原因,一方面是對美術史經典精神變得難以掌握,另外則是技巧掌握的能力受到限制。但就以近日觀其所作的青綠山水連屏障壁畫,與大小不一的青綠山水作品中,可以看到彭偉新重新審視故宮的三件北宋山水名作,從中取其山水皴法語彙與結構,在融會貫通後,各取二圖相容並變造另一種保留北宋雄渾巨碑式山水的氣魄,但其改變了氛圍的處理與季節時間後,卻由宋人丘壑中產生現代感。就如近日見其所作<夜碧凝清圖>,就題款處所錄 「以北宋早春萬壑松風二圖為本做青綠設色,見景德鎮陶錄錄,宋以定州白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器窯,土細潤如銅,體有厚薄,色近雨過天青,見句大喜,遂以汝窯青瓷為旨,力追北宋朝華北儼然風貌. . .本來早春圖整體感覺空靈氤氳但融和萬壑松風圖後,則一改其氣氛為雄渾,並希望在色韻上達到汝窯瓷的溫潤感並以實景感表現夜色。順此畫,可以看出他在上溯歷史的色彩傳承下還對了色彩作了大膽的嘗試。有道是師古人不如師造化,國畫中青綠山水中常用的石青石綠原本就採自於銅礦中,所以除了研究古代經典作外彭偉新也如宋人般格物,直接的觀察藍銅礦(石青)與孔雀石(石綠)與銅礦相生那種色彩斑斕的原礦,從自然中理解芥子納須彌的真義,但卻不只是單純赤裸的再現,而能將如此艷麗的色彩表現得醇古溫潤,這必定是他在歷經繁華之後,對自己的一種思想上與心理上的昇華。





這樣的成果產生還有個背景,那是在學時期養成的多能與見識,各方面都有一定水平,無論在美術史、修復學、材料學、裱褙、書畫鑑定等….都能看的出受過嚴謹的訓練而有相當的體悟在其師大美術系就讀其間,無論系展、畢業展,都以多類第一名得到耀眼成績,並在校外的全國美展、南瀛獎、大墩獎等其他獎項亦獲首獎無數,在年輕一輩中,在學時期就有如此輝煌成績的確實不多見但此時期他的畫風還是偏向細膩的西方古典寫實風格,以對色彩的敏感度與質感表現,展現出令觀者驚歎的描寫力,而今卻以青綠山水為本從宋人丘壑來延伸出當代性,其難度與思想深度更勝以往。其中對創作體悟的轉折,則是他體悟了所有新的創造都根基於傳統的深度,才能成就高度,裝飾性而只有技巧高超的畫,固然短期能震懾人心,但內涵性且深沉雋永的作品,才會更令人品味再三,這又豈止是當代性的單一風格或個人式趣味所能望其項背的,也因此,彭偉新在將來以其學識與技巧,在創作中隨心所欲的顯現張力,藉古典來呈現典麗博大的未來的新境將可期待。



 



甲午十月姜義才書於鶴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