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藝術中心 Imavision Gallery

最新消息 | 2021-10-29

獨樹一格的纖維藝術

撰文者:李茵琦


獨樹一格的纖維藝術



文/李茵琦



  一切來自於美妙的藝術緣分,晴山藝術中心負責人陳仁壽在雜誌上看到藝術家劉棟(Danny Amazonas)的作品時,他敏銳的藝術鑑賞雷達立即開啟,接著多次親自造訪住在高雄的劉棟,相得甚歡的兩人開啟了合作關係。2021年Art Taipei展會中,我們將在晴山藝術中心的展位上,欣賞到劉棟最新的精彩創作。



找回對生命的熱情



  當一個人半夜無法入眠時,決定起身繼續工作,並且是帶著期待、興奮、愉快的心情投入其中,不久後,他開始進入「心流」(Flow)境界,一切的可能性都被開啟,無窮無盡的想像、拼貼、組合逐一浮現在腦海裡,繽紛的色彩在細膩的構圖下,迸生出令人無法想像的美麗面貌,這就是藝術家劉棟日常生活的創作狀態。



  一路走來,劉棟有著豐富的人生故事,出生於南台灣的他,十五歲便隨家人移居巴西,聖保羅泛美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前往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深造,卻在因緣際會下踏入餐飲領域。重新找回創作的契機,是在1993年他退休之後,有鑒於油彩繪畫的顏料氣味、空間需求等不便,他發現了「拼布」這項媒材。拼布有著悠遠的歷史背景,泛指將表布、鋪棉及底布三層布料一起壓縫的被毯,舊時代的婦女為了珍惜舊物,將布料裁成小塊加以縫製,不僅環保,視覺上更有一番全新面貌。



  學習了拼布的各種技巧之後,劉棟DNA裡的藝術細胞則開始「展現功力」。當時他被美國知名藝術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的作品吸引,當傳統拼布藝術家們致力於幾何拼貼或寫實拼貼時,劉棟以布代畫,走出一條深具個人特色的當代藝術風格,一小塊一小塊的花布以馬賽克拼貼方式構成傳神的肖像畫,瞬間打開了他在歐美的知名度。近十多年來,劉棟從頻繁往返台灣、美國兩地,到目前以定居高雄為主,這些年摸索出一套獨門的「自由拼貼」(Freehand Patchwork)創作技法,在國際藝術界可謂獨樹一格。



藝術天賦.真實不虛



  談及劉棟的創作,陳仁壽說:「這種對色彩、構圖的天份絕對是天生的!」



劉棟收藏有超過五千批的歐美藝術布料,並且堅持使用天然材質,包括蠶絲與棉布。這些華麗布料本身的圖騰已包含了設計師的創意,面對空白畫面,劉棟再次將花布解構、重組,哪一塊布該取哪一個部位,他都能夠瞭若指掌,布料就是他的顏料,以裁刀裁切好需要的大小後,層層疊疊拼貼完成,在宛如萬花筒般燦爛的色彩圖騰下,觀者依然能夠發現隱藏在看似抽象畫面背後的具象輪廓。



  



  以作品《Spring Drizzle》為例,顏色鮮豔飽滿,這些花布碎片組成了都會生活的夜晚雨景,如不細看,實在無法想像是以布料拼接完成,正因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天賦,讓劉棟在過去十多年間歐美邀展不斷,工作坊也經常人數爆滿,作育菁莪不遺餘力,創作與教學讓他在拼布藝術、纖維藝術領域成為先驅者。



  2017年劉棟應邀參加美國休士頓的「國際拼布博覽會」(Intl. Quilt Festival)特展,為此他花上一年的時間準備,完成迄今為止的最大尺幅創作——寬5公尺、高2公尺的《ABYSS》,描繪七彩萬千的海底世界,更體現了他身上那股令人敬佩不已的創作熱情,一如畢卡索創作《格爾尼卡》那般的創作能量。



  這兩年多來,由於疫情緣故,劉棟潛心在台創作,加上與晴山藝術中心的合作契機,作品的曝光度有明顯的增加,亦讓更多藏家看見如此精湛的藝術天賦,藝術需要分享,需要走入生活,今年Art Taipei的晴山藝術中心展位,絕對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