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藝術中心 Imavision Gallery

最新消息 | 2020-01-21

曾新耀《尋秘》發表於晴山藝術中心 看見遊子對於故鄉的羈絆與關懷

撰文者:林侑澂


在這快速發展的社會或許我們無力改變很多事情

但至少可以開始學習珍惜身邊美好但稍縱即逝的事物。



不同的環境養成,造就了不同的藝術樣態。當一位藝術家經過了不同文化的生活歷練,當中的反思也會反應於創作之中。旅美藝術家曾新耀(1986-),高中畢業後赴海外求學(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BFA/ MFA),在美國活動十餘年。於2020年初,受台北晴山藝術中心的邀請,回到台灣策辦首次的返鄉個展《尋秘》。憑藉著扎實的繪畫能力,鋪陳著家鄉的風景,發表了一系列印象寫實的油畫作品。

曾新耀,《基隆漁港 Keelung Harbor》,20.3 x 40.6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雖然曾新耀在美國有許多發表作品的經驗及機會,也已經有了穩定的市場支持,但依然對於從小生長的台灣懷抱著濃厚的情感羈絆。旅外多年的探尋,也讓曾新耀每每在回國時,都思索著自身的藝術與台灣的連結性。《尋秘》個展的發表,從取材上就設定了明確的台灣風格。所呈現給與觀眾們的,不僅僅是關於美學形式的研究,也同時是藝術家印證記憶的課題探討。

曾新耀,《寧靜夜晚 Silent Moment》,40.73 x 30.5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總是於年節期間回到台灣,存在這片土地上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圍,對於曾新耀而言總是難以名狀的。城鄉樣貌的改變,與記憶形成了反差,時空的更迭也反覆地讓曾新耀百感交集。那些不一樣,點滴地衝擊著既是遊子也是歸人的心境。於是,「想要把對於故鄉的關懷畫下來」就成為了這次展覽的初衷及主軸。

曾新耀,《遇見 Encounter》,76.2 x 50.8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在板橋的眷村長大的曾新耀,記憶中存在著許多街貓的身影。從小就經常追著街貓在巷子裡探險,總是跟街貓一起探索村子的隱密角落,兒時的種種回憶至今依然深刻。《尋秘》所蘊含的意象,就像是用街貓們的視線四處探險、尋找下一個秘密基地的活動軌跡。

曾新耀,《港灣倒影 Keelung Harbor Reflection》,50.8 x 50.8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在赴美之前,從小就展現對繪畫喜愛的曾新耀,畢業於光仁高中的美術班。關於水彩、水墨等等的水性媒材的使用上,在高中時期即奠定了基礎。而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時期接觸到油畫後,曾新耀最首先投入的就是攝影寫實風格的鑽研。期間對於油畫的材質特性,也有了充足的掌握。而曾新耀也在熟悉了材料之後,開始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大約大三、大四的期間,油畫豐富的材質變化成為了自信的條件,而試著將水性顏料的厚薄、虛實等等層次效果融入在畫作之中,則成為了曾新耀在美學上努力的目標。

曾新耀,《貓王 King of Garden》,35.6 x 46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研究曾新耀的創作,首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不同元素各自具有的獨特質感。細觀作品,會看見許多極薄和極厚的筆法交織,對於筆觸的靈活運用相當精彩。畫面中輕薄的局部可以看見畫布的原始肌理,而厚重的局部則是可以感受到油畫堆疊的扎實量體感。藉由兩種極端之間的多層次調性,在構圖空間之外,形成了空氣在場景中的流動空間。曾新耀,《爺爺的腳踏車 Grandpa's bike》,30.5 x 30.5 cm,畫布油畫,2018。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對於質感與空間的辯證,曾新耀也試著將這個課題與「東西方美學體系的對照」放在一起探討。在攻讀舊金山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的階段中,曾新耀就曾經以東方山水畫中的「留白」概念發展一系列的印象派畫作。取材上雖然是當代西方的景緻,卻將「留白的寫意概念」「印象派對於光線感知」做了疊合。藉由兩者的互補與取捨,形塑出具有東方美學底蘊的印象寫實畫風。

曾新耀,《空巷 Quiet Alley》,45.7 x 30.5 cm,畫布油畫,2017。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在曾新耀的繪畫中,「光」一直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例如長年秋高氣爽的舊金山「偶爾起霧、光線在氤氳水氣中流淌的片段」,就成為曾新耀的取材對象。無論是晴天的陽光,霧中的燈火、太陽升降的細微變化或是玻璃中的反射,這些千變萬化的光線引導著曾新耀的創作,也成為了曾新耀現階段潛心追求的創作主軸。

曾新耀,《街巷印象#3 Street Alley Impression#3》,20.3 x 20.3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無論是材質、構圖、筆觸或光線的摹寫,在本次曾新耀的個展中,都融會貫通成為了題材表現的基石。而在「以街貓的視線探尋祕密基地」的設定之下,曾新耀分享了一系列關懷故鄉的繪畫。追著街貓取材的經驗,就像是記錄一段段未知的探險,也像是換個角度重新認識這世界的過程。透過街貓的角度觀看著舊建築、新風景或是少年時成長的場域,曾新耀以他獨特的方式,畫出了許多台灣人心中的共同記憶。

曾新耀,《早晨市場 Morning Market》,61 x 61 cm,畫布油畫,2018。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傳統市場內的熱情和親切感,是台灣人無論去到哪裡都無法取代的經驗。每次回到台灣,曾新耀也依然會陪著媽媽走進市場買菜,重溫熟悉的親切感。在作品《早晨市場》中,曾新耀描繪了兒時經常去的市場街口。也驚喜地在一個下過雨的午後,發現市場外柏油路上的反光,竟然和自己在舊金山的取景有著相當類似的效果。作品所記錄的並不單純是一幅街景,也同時是曾新耀對於時空與記憶的印證。

曾新耀,《被遺忘的角落 Corner》,56 x 71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作品《被遺忘的角落》取材自曾新耀從小長大的眷村場景,側寫了許多人所熟悉的台灣符號:鐵皮、紅磚,木門板。此作是曾新耀趕在畫中場景要被改建成大樓之前,記錄下了記憶裡的懷舊印象。或輕或重的筆法細膩地安排在畫面之中,色彩的運用也相當鮮活。曾新耀讓建築物的幾何概念與街貓的柔軟靈活特性相互印襯,進行了一次情感豐富的緬懷對話。借用平凡午後的場景,抒發了相當真誠熱切的情感。曾新耀,《回家 Coming Home》,61 x 46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回家》這件事情,對於不同角色的人們存在著不同的意義,也總是讓人們投射各式各樣的情感與故事。一次到台南旅遊的經驗中,不經意發現的場景喚起了曾新耀對於台灣巷弄的種種印象。傍晚的光線在巷弄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效果,相當戲劇性也讓人著迷。而在一個瞬間,騎著機車遠離的婦人和朝著藝術家走來的街貓,更是如同精確排演過一般相互呼應,讓作品的構圖充滿了張力。無論是婦人、街貓或是藝術家,都正在傍晚時分準備回家。你、我、他所前往的,或許是安身立命之所、或許是客居之地、也或許是旅行者的數日之間的停留點。

曾新耀,《光•霧, Night Market Glow》,91.4 x 61 cm,畫布油畫,2018。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作品《光•霧》取材自山城九份,跟隨著街貓、停留在街道的片段成為了藝術家筆下多層次的畫面。畫面中傍晚山間的霧氣、街燈與紅燈籠,在彩度與色相上都有形成了明確的對比。對於印象寫實風格的畫家而言,是一個極具魅力卻也極需謹慎鋪陳的題材。然而曾新耀運用了相當豐富的中間調銜接了不同元素,支撐著畫面中的協調性,或輕或重的肌理也讓畫面充滿了筆趣。在虛實進退之間,讓觀眾們看見一位藝術家對於繪畫性的研究與實踐。

曾新耀,《躲貓貓 Hide and Seek》,46 x 61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對於一位少年時就離鄉背井的藝術家來說,不斷地搬家幾乎成了遷徙的概念。即便追求藝術的目標明確,長期的飄泊,難免會讓曾新耀的心中生出一種「不固定感」。在系列作品進行到某個階段時,曾新耀發現自己原來是將這樣子的生命體驗,不經意地投射在了街貓身上。發覺自己和街貓的連結不僅僅是兒時的熟悉,而是共同「追尋著未知又尋找著原點」的生命狀態。

曾新耀,《你並不孤單 You are not Alone》,76.2 x 61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曾新耀持續以真摯嚴謹的視線,描繪著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尋秘》個展的發表是曾新耀繪畫旅程的重要里程碑。是他旅外多年的心得呈現,也是對於創作歷程的一次檢視。以展覽回望創作旅程上的點點滴滴,曾新耀期望自己接下來的繪畫可以更精準,在印象寫實的範疇內,用更少的筆觸做到更多的層次。

曾新耀,《街巷印象#4 Street Alley Impression#4》,23 x 38.1 cm,畫布油畫,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無論作品在內容上反映的是什麼樣的心情,都可以感受到曾新耀在每一筆筆觸中,悉心經營畫面的專注。進入《尋秘》之中,除了能夠感受到曾新耀對於藝術的體悟與追求,也同時感受到了一場與台灣社會的對話。曾新耀藉由在不同文化下生活過的角度,梳理著大眾的共同記憶,也由微觀的角度呈現出大時代的脈動。透過景物留下了生活中種種的見證與記憶,也透過光線呈現出了希望與雋永的情感。

晴山藝術中心有限公司

【尋祕】曾新耀台灣油畫首展

展期:2020-01-04 ~ 2020-01-12

地點:晴山藝術中心 /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24號

藝術家Instagram :@hsinyaotseng